新闻动态Position
你的位置:澳门百乐门的玩法技巧 > 新闻动态 > 红25军战史(15)长岭冈大捷 奔袭太湖县城 恢复陶家河根据地
发布日期:2025-06-24 02:54 点击次数:60
长岭冈大捷
6月下旬,张学良制订了从7月到10月的三个月'围剿'计划,使 用兵力为15个师又3个独立旅,共70多个团。其方针是:“一面划区驻剿, 一面用竭泽而渔之方,作一网打尽之图。'具体部署是:(1)将鄂豫皖地区划为六个'驻剿区'和一个'护路区'。商城、六安地区为“第一 驻剿区',兵力为戴民权第45师、刘茂恩第64师一部、刘镇华第65师、 宋世科独立第40旅、第11路军独立旅;霍山、罗田地区为'第二驻剿 区',兵力为上官云相第47师、郝梦龄第54师一部、杨正治第108师; 商城、潢川、光山交界地区为'第三驻剿区',兵力为刘翰东第107师、 何立中第110师;麻城地区为'第四驻剿区',兵力为牛元峰第109师、 常经武第120师;光山、罗山南部地区为'第五驻剿区',兵力为梁冠英 第32师、郑廷珍独立第5旅;黄安地区为'第六驻剿区',兵力为董英斌 第111师及刘多荃第105师一部;平汉铁路沿线为'护路区',兵力为第 105师大部。(2)以两个师又6个团组成4个追击队:以第64师的3个 团编为第1追击队,第54师的3个团编为第2追击队,第117师一部为 第3追击队,第115师一部为第4追击队。敌人扬言在3个月内将红军'完全扑灭,永绝后患;彻底肃清,以竟全功'。6月底,部署大体就绪。
7月1日,中共鄂豫皖省委又收到中共中央2月12日的指示和中央 及军委6月13日《给鄂豫皖苏区的军事训令》(以下简称《训令》)。《训令》 对省委4月13日的报告表示:'原则上同意省委提议,红军主力仍留在原来苏区继续行动。”但同时也提到'积极地向外线发展'的问题。
省委根据中央指示、《训令》的精神和敌人组织新的进攻的情况,确 定:红25军主力应在避实击虚的原则下,设法消灭孤立、薄弱之敌;抽 调几个善于打游击的连队到外线行动,以迷惑、钳制敌人,为主力创造 战机;地方武装大部在老根据地打击敌人,小部向外发展游击战争,开 展群众工作;继续巩固与扩大鄂东北、皖西北的几块游击根据地。红25 军根据省委指示,进行了政治动员和军事训练,准备粉碎敌人新的进攻。 7月初,敌人开始行动。12日,敌第117、第115师协同护路部队第 105师一部,从东西两面向朱堂店地区进犯,红25军为避敌锋芒,掌握 主动,由朱堂店向东南转移到铁铺以东的白鸭山一带。16日,敌第117 师向白鸭山进逼,敌第108师进至姚家畈一带阻止红军南下。红25军决定继续转移,先东去殷家冲,然后转向西北,到何家冲一带。于是,留第223团占领白鸭山隘路口阻击敌人;令第74师1营为先遣分队,占领 何家冲西北山寨,以保障下一步行动;军主力则转到殷家冲。这时,南 下之敌第115师(辖第643、第644团)进至殷家冲西北的长岭岗一 带。 其师部位于长岭岗;第643团位于长岭岗西端至岳家沟地域,并以1个营 占领岳家沟以西及以南高地;第644团1、2营位于长岭岗东端,第3营位于富栗陡坡东北高地。
17日拂晓,红25军从殷家冲向何家冲转移。行至长岭岗南侧高地 时,徐海东军长发现敌人正以迫击炮向西盲目射击,戒备甚疏,未发觉 红军,而红25军所处位置极为有利,且长岭岗又是一条孤岭,地形狭窄, 敌人难以展开,遂与吴焕先政委决定歼灭该敌。于是命令:第224团1营 攻击岳家沟以西敌之排哨,消灭该敌后,继续向敌纵深猛插;第224团 2、3营攻击岳家沟以南敌之连哨,消灭该敌后,即向长岭岗至岳家沟之 间之敌第643团(欠第1营)实施腰击;第74师(欠第1营)俟第224团得手后,即加入战斗,协同该团向纵深进攻,消灭长岭岗一带的敌人。
9时,第224团1营首先以迅猛的动作将敌排哨消灭,接着,乘势 将敌第643团1营打垮。与此同时,该团2、3营也将敌连哨消灭。此 时,敌第643团2、3营急忙向岳家沟以西增援,红军第224团2、3营 出敌不意,向其侧翼实施猛烈突击。活动在长岭岗附近的地方武装罗山 独立团及游击队也赶来,占领长岭岗以北高地,配合主力作战。这时, 红军阵地上红旗招展,到处都是“中国人不打中国人''穷人不打穷人” '缴枪不杀'的喊话声。在红军三面夹击和有力的政治攻势下,敌第643 团顿时混乱,纷纷夺路逃窜,其团长只身逃往长岭岗师部。红军乘胜猛 追,直捣敌师部。敌师长见势危急,慌忙令第644团派两个营占领长岭 岗以西阵地,企图阻止红军攻击。但在第643团溃兵回窜和红军的冲击 下,这两个营无法前进,只得仓皇在其师部附近就地抵抗,掩护师部及 第643团残部向东北逃窜。这时,第74师两个营也投入战斗,向敌猛攻。 敌第644团两个营不支,急忙后撤。于是,红军5个营又乘胜追击,直到富栗陡坡以东。敌人纷纷缴械投隆。残敌向倒座湾溃逃。战斗至下午胜利结束。此战,红25军将敌两个团全部打垮,歼敌5个营。缴轻机枪60余挺、长短枪800余支,获其他军用物资甚多。
长岭岗战斗的胜利,主要是由于;红25军在转移途中有充分的战斗 准备;军领导适时抓住战机,果断定下歼敌决心;利用敌人戒备疏忽和处 于不利地形的弱点,充分发扬红军善于进行山地战的特长;在总兵力处 于劣势的条件下,在战斗过程中,不断巧妙地造成局部的优势;战斗动作隐蔽、迅速、突然、勇猛;进行有力的政治攻势,瓦解敌人士气。
这次胜利,给敌第115师以歼灭性的打击,给张学良的三个月“围 剿'计划当头一棒,使根据地军民受到很大鼓舞。此役缴获的大批新武 器,使红25军的装备大为改善,不少连队配备到9挺轻机枪,有几个营 换上了新式的马步枪。军政治部对400多名东北军俘虏进行了宽待和教 育,其中除少数参加红军外,大部发给路费释放,敌伤兵经包扎医治后, 交由释放的俘虏兵抬回。军政委吴焕先亲自与留下的东北军士兵谈话, 对他们进行教育。数十名经过教育的东北军士兵分别编入连队,担任红军的机枪教官。
长岭岗战斗后,张学良将第115师残部调往孝感休整,师长姚东藩被撤职。
与此同时,中共鄂东北道委和游击总司令部,也加强了对东北军的 政治瓦解工作。他们或派俘虏回去散发传单,或派便衣队秘密张贴标语, 或派地方部队在游击活动中对敌喊话,搞得十分活跃。1934年7月28 日,鄂东北道区苏维埃政府还印发了招待哗变白色士兵的布告,广为张 贴宣传,并在根据地边境上设立了哗变士兵招待处,不少红军战士、苏 维埃政府人员和群众,都参加了临时接待工作。东北军士兵中秘密流传 着'不打红军,要打回老家去'的口号,常有一些零星人员投奔红军。 鄂东北游击总司令戴季英还两次写信给驻扎在光山的敌第67军军长王以 哲,并送去一些传单和标语口号,试图与其建立关系。这些做法,在东北军中产生了一定的政治影响。
奔袭太湖县城,恢复陶家河根据地
8月初,红25军南下罗山、黄陂、孝感交界地区活动。这时,敌第1、 第2、 第3追击队和第32师、独立第34旅等部对红军进行合围。中共鄂 豫皖省委考虑到继续在这一地区活动不利,遂决定红25军再次转向皖西 北地区行动。8月9日,红25军从宣化店以北出发,经光山、潢川县城 以南,商城县城以北,于8月中旬到达熊家河一带。敌人的合围计划完全落空。
皖西北地区的军民在主力部队离开期间,英勇地坚持斗争。新组建 的红82师,于4月中旬完成掩护红25军转回鄂东北的作战任务后,4月 20日攻占长竹园,22日晚袭击四顾墩,24日在苏仙石附近攻克地主围 寨,三战共歼反动民团200多名,缴枪200余支。之后,红82师奔袭西 界岭,消灭民团100余人,缴枪近百支。随后又连续攻克张家嘴、石头嘴、 金家铺、杨柳湾等镇,逼近英山县城。上述几次战斗共消灭民团200余 人,缴枪100余支。7月,红82师又先后攻下黄栗杪和诸佛庵,接着攻 打西河口,守敌据戏楼顽抗,红军以火攻之,将敌歼灭。继而,连克南 岳庙、徐集、江店子等镇,共歼敌300余人,缴枪200余支,给地方反 动民团以沉重打击。皖西北军民的英勇斗争,保持了赤城、赤南和六安三小块根据地。
8月下旬,红25军大踏步地回旋于商城、六安、英山之间的广大地 区,并在郝集击退敌第11路军独立旅的进攻,毙伤敌100余人,俘敌400余人,缴枪300多支及大批军用物资。
8月底,为袭击敌人后方,调动敌人兵力,扩大红军政治影响,解 决部队物资,省委决定攻打英山县城。30日,派少量部队向英山县城进 行试探性攻击,发现城内驻有敌第47师一个团和县民团,碉堡坚固,设 防严密。如果冒险硬攻,必然造成很大伤亡。根据徐海东军长的建议, 省委决定放弃攻打英山,改为奔袭太湖县城。太湖县城是敌人的后方,防守薄弱,红军远距离奔袭,出其不意,胜利把握较大。同时,太湖县城距安徽省会安庆较近,物资丰富,攻克后不仅政治影响大,而且也能 更好地解决部队的供给问题。于是,立即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尔后分 别召开党团支部会、战士大会,深入进行政治动员,抓紧作好战前准备工作。
9月3日17时,红25军由英山东北的杨柳湾出发。是夜,行军40 余公里,隐蔽地进至太湖西北的回龙湾。4日下午,急行军60余公里, 于午夜时分突然攻占太湖县城,消灭敌安徽警备旅一部,缴获布匹、药 品等大批物资。战后,全军每人发到一把雨伞。当时部队经常露宿,指战员都高兴地说:“一把伞就是一间房啊!”
红25军远程奔袭太湖县城的胜利震惊了敌人,鼓舞了群众,振奋了 军心。战后,红25军在太湖城内外发动群众,分粮、分盐、分衣物,影 响很大。附近几县都有一些群众自动起来进行抗捐、抗税,开展分粮斗 争。于是,红25军乘机将第75师分散在英山、太湖交界的陶家河地区, 恢复和开辟根据地,进行群众工作;同时,以第74师向南活动,至蕲春 张家搒一带进行掩护。10月20日,军长徐海东率领第74师在张家境全 歼蕲春保安团第2中队。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红25军在陶家河地区恢 复了纵横近20公里的一小块根据地,成立了区委和两个乡政权,分配了 土地,镇压了一批罪大恶极的反动分子。至此,张学良的三个月'围剿'计划宣告破产。
10月9日,省委召开第五次常委扩大会,通过《为完全粉碎第五次 '围剿'而斗争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决议》在总结几个月来的 斗争胜利后,强调指出:'虽胜利地粉碎了敌人新进攻,还没有彻底地粉 碎五次'围剿’。'会后,发布了《告劳苦群众书》,号召广大军民为粉碎敌人的第五次'围剿'而继续奋斗。
张学良为继续加紧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第五次'围剿',于10月 初改组并加强了'追剿'部队的力量,将兵力由11个团增至16个团, 编成'豫鄂皖三省追剿纵队',下辖5个'追剿'支队:第1支队由第54师161、162旅及师直属队组成;第2支队由第47师139、141旅组成;第3支队由第54师160旅与第47师277团混合组成;第4支队为第64师191旅;第5支队为第65师193旅。
10月下旬,敌第2、第3'追剿'支队由英山、罗田出动,进攻陶家 河地区。红25军在牛背骨、陶家河和尖风发等地与敌人激战两天,虽然 予敌以重大杀伤,但红军也伤亡280余人。这时,敌第1'追剿'支队由 霍山赶来增援,红25军遂撤出战斗,离开陶家河地区,北上南溪、葛藤山一带活动。
这一时期,由于改变了消极防御的作战方针,红25军逐步摆脱了被 动局面。豹子岩会师以来,红25军进一步转向敌占区活动,大胆灵活地 开展游击战争,并且加强了部队建设,提高了战斗力。因而,取得了长 岭岗、太湖等战斗的胜利,恢复、开辟了朱堂店和陶家河两块根据地, 打破了张学良的三个月'围剿'计划。但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总的形 势仍然是严重的,敌人力量强大,而且已经构成了堡垒林立、公路纵横 的封锁网,建立了严密的反动统治,根据地不断被敌人压缩分割,人口 锐减,兵员枯竭,军民衣食极端困难,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因此,红 25军是继续坚持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斗争还是按照中央指示实行战略转移,仍是一个迫在眉睫的严重问题,亟须作出新的决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Powered by 澳门百乐门的玩法技巧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